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农业政策 | 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项目研究 > 内容

微生物培养基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立项报告)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0-12 09:56:08

第一节 上游 行业 发展状况 分析

培养基的主要原材料是蛋白胨、维生素、牛肉浸液、浸出物、组织浸液、糖、醇类、血液、血清、无机盐、抑制剂、指示剂等。

蛋白胨是微生物培养基的主要基础成分,蛋白胨是由蛋白质经酶、酸、碱水解而获得的一种眎、胨、肽、氨基酸组成的水溶性混合物。主要作用提供氮源,其来源由:动物组织蛋白、植物组织蛋白、微生物蛋白质。

蛋白胨是一种外观呈淡黄色的粉剂,具有肉香的特殊气息。它作为微生物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在抗生素,医药工业,发酵工业,生化制品及微生物学科研等领域中的用量均很大;在国际市场上,蛋白胨也属于货紧价昂的短线品种之一。Conda提供的PRONADISA蛋白胨在严格的质控条件下生产。不同的生物体需要特定的氨基酸和多肽,因此存在各种蛋白胨,一般来说,用于蛋白胨生产的蛋白包括动物蛋白(酪蛋白、肉类)和植物蛋白(豆类)两种。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是中国医药产业中最重要的一类产品,种类繁多、出口量大,成为中国四大出口原料药之一。总体维生素市场的增长来自于保健品和动物用添加剂市场的增长。

2006年,维生素类原料药出口总额为8.19亿美元,占全部医药类商品出口总额的11.5%;总体出口额同比增长了8%,出口规模达到13.2万吨,同比增长了4.25%。2006年,直接出口到达的国家和地区有130个,尤以欧盟、北美区域的比重最大,其次是亚洲,中国维生素出口这3个地区的总出口比重为90%。

自2006年9月以来,维生素产品中的泛酸钙、核黄素及维生素C率先涨价,这三个产品也是2007年上涨幅度最大的维生素产品。2007年以来,VE价格出现上涨,到2007年10月份,其海外报价有些已经达到60元/公斤以上。在VE价格上涨的带动下,VH生物素的价格也迅速上涨,其价格从2007年9月中旬的88元/公斤上涨到10月中旬的大约160元/公斤,VA价格10月也出现上涨。

第二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1、医药

近四年来,我国医药 行业 消费保持高速增长,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在17%以上,平均增速为21.4%。2006年医药 行业 销售收入达到4737亿元,2007年1~11月达到了5207亿元,同比增长了24.56%。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国,从事化学原料药出口的企业已达7000多家,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据统计,我国现有的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达1300多个品种,年产量超过80万吨,其中近1/2出口,占全球化学原料药贸易总额的1/4左右。

2007年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共有1046家,其中大型企业22家,中型企业150家,小型企业874家,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企业规模较小。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原料药企业的制剂化是一个发展趋势。原料药企业的制剂化有利于避免上下游产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和利润空间的剧烈分割,同时也会改变 行业 内部中小企业居多、 行业 集中度不高的状况。

同时,随着全球一批专利药物保护期满,仿制药物将主导全球市场,也为原料药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发展机遇。

从资产绝对数量上看,资产规模呈不断扩张趋势,截止到2007年11月,该 行业 资产达1622.7亿元,相比于2004年增加了300多亿元。

从增长速度来看,经过2005年10.97%得较高增速之后,2006年和2007年,该子 行业 的资产增速逐渐放缓,明显低于前几年的水平。

从化学原料药的生产来看,2003年的产量为80.35万吨,2004年为93.44万吨,2005年突破100万吨大关,达到123.83万吨,2007年产量至183.84万吨,呈不断增长态势。

从增长速度来看,2005年和2006年为产量大扩张时期,产量增幅都在30%以上。2007年虽然 行业 效益较好,但由于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对一些高污染企业和品种明令限产,导致原药产量增速急剧下降,2007年的产量增速为7.81%,已经较往年大幅度回落。

从销售收入来看,销售收入总量一直呈不断增长态势,2007年原料药的收入达1496.67亿元,这也反映了该子 行业 的需求总量的不断增加。从增长速度来看,除2006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外,其余各年均在均在20%左右。2007年的收入增速已基本回复到2006年以前水平。

2008年4月末,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一季度主要工业 行业 运行情况显示,医药 行业 效益大幅提高,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8.6%,增幅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化学药品原药产量78.3万吨,同比增长11.7%;中成药产量27.3万吨,同比增长10.2%。前两个月,医药 行业 实现利润94.1亿元,同比增长50.1%。

2008年一季度,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金额41.33亿美元,同比增长335.88%。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预计全年原料药出口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全年出口额有望增长20%。

2008年1-3月,原料药进出口延续了去年较好的发展势头。化学原料药进出口额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29.98%,占医药保健品类商品同期进出口总额的52.72%。其中,进口金额为16.02亿美元,同比增长16.89%,占医药保健品类商品进口总额的41.6%;出口金额41.33亿美元,同比增长35.88%,占医保产品出口总额的58.8%。

2、食品

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2874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1912.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07%;完成销售收入31068.22亿元,同比增长30.11%;完成利税5168.96亿元,同比增长28.74%;实现利润2166.83亿元,同比增长40.36%;全国食品工业产品进出口总额630.10亿美元,同比增长38.81%。其中出口金额323.41亿美元,进口金额306.68亿美元。 行业 亏损面14.32%,比2006年度下降了0.30个百分点。
预计到2010年国内食品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500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8%左右。与之配套的食品添加剂 行业 也将保持较快需求增长态势,预计2010年国内食品添加剂总需求量将达到480万吨,而那时中国食品出口能力也将扩大到120亿美元,顺差可达60亿美元。

从长期看,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随着社会餐饮业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饮料产品将成为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群体将不断发展壮大,人均饮料消费数量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饮料产品社会需求总量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预计在未来5至 10年内,我国饮料市场仍将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我国饮料市场的销售收入将达到4000-5000亿元的规模。

3、环保

2007年中国环保 行业 稳步增长。以污水处理子 行业 为例,多数企业的经营效益好于2006年,加上环保 行业 被列为“十一五” 规划 重点发展产业,因此环保业在今后五年的盈利前景看好。

据《2005年环境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我国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重点流域、区域、城市、海域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污染治理进度加快。但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增长方式粗放,资源能源消耗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增加,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24.5亿吨,比上年增加8.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3.1亿吨,比上年增加10.0%。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81.4亿吨,比上年增加7.7%。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14.2万吨,比上年增加5.6%。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49.8万吨,比上年增加12.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分别为91.2%和75.1%,比上年分别提高0.5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

2005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549.3万吨,比上年增加13.1%。烟尘排放量1182.5万吨,比上年增加8.0%。工业粉尘排放量911.2万吨,比上年增加0.7%。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80.9%和71.0%,比上年分别提高2.3个百分点和11.6个百分点。

2005年排污费征收总额达到123.2亿元,比上年增加30.8%。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1.99%,比上年提高6.32个百分点。工业污染源污染治理投资458.2亿元,比上年增加48.7%,其中用于废水治理投资133.7亿元、废气治理投资213.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26.6%、49.2%。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640.1亿元,比上年增加39.0%。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89.7亿元,比上年增加13.1%。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2388.0亿元,比上年增加25.1%,占当年GDP的1.31%。

“十五”期间国家投资7000亿元用于环境保护,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6%。其中水污染治理投资需要2,700亿元;大气污染治理投资需要2,800亿元;固体废物治理投资需要900亿元;生态保护投资需要500亿元;基础能力建设投资需要100亿元。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以及中国城市化率的迅速提高,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巨大的市场需求,不仅提升了城市水业的国内关注,而且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水业的国际关注。

中国的环境治理工作仍然停留在初始阶段,只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能够达到环境友好的要求,面对广大的潜在市场以及政府的重视政策,相信未来五至十年将是环保产业的黄金发展时期。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上一篇:PET镀铝膜制造行业发展环境研究
下一篇:液压破拆设备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