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农业政策 | 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规划 > 内容

“十三五”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9-01-21 09:14:13
       一、形势与需求
       “十二五”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科技事业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合作深入发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惠民成效显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顺利实施,为满足国家战略亟需、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和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惠民计划等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的支持下,突破了一批服务民生的关键技术,凝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培育了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企业,形成了一批创新平台和应用示范基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标志性成果。
       在生物医药领域,成功研制出EV71(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疫苗、西达本胺、盐酸埃克替尼等重大新药产品,药物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对国外同类产品的依赖;突破艾滋病、乙肝、结核病防治系列关键技术,初步建立了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综合技术网络体系,有力支撑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在应对H7N9禽流感、埃博拉等重大疫情中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一批自主创新的医疗器械产品在国内医疗机构得以应用并走向海外;现代科技助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有效推进了医学研究的协同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在海洋和资源环境领域,海洋谱系化深潜器研发带动了海洋资源勘探技术和装备实现跨越发展,“海洋石油981”、3000型成套压裂设备等一批油气开发高端装备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攻克了一批重点行业废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构建了我国水环境治理基础技术体系和监测预警网络,推动太湖、巢湖示范湖区消除劣五类,淮河贾鲁河流域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干流水质明显好转;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攻关初见成效;防沙治沙等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在社会事业领域,公共安全应急平台技术体系有效增强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绿色建筑技术和标准体系为降低城镇建筑能耗、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支持;智慧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等关键技术创新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基地。
       我国社会发展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国家第三次技术预测数据显示,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相关论文、专利等成果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如环境方面论文发表总数位于世界第2位,医学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5位,医学科技国际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3位;药物临床前评价、新型疫苗和抗体制备、固体矿产资源处理工艺、重大工程建造等一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医药国际化战略成果显著。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发展科技相关领域技术仍处于以跟跑、并跑为主,部分领跑的阶段。
       “十三五”时期,世界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标,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将其作为创新战略部署和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依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编制的政府研发统计数据,美国环境和健康领域占政府研发非国防预算拨款的57%,英国为33%。2015年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评选的十大科技突破中,有7项在社会发展科技领域。日本政府《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6-2020)》选定了13个科技创新重点方向,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基本都在社会发展科技领域。主要发达国家相继部署了“精准医学”、“脑计划”、“‘未病’产业”等专项计划,积极应对重大疾病挑战;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已成为广泛共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成为世界各国新的行动纲领,国际社会纷纷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挑战;绿色建筑成为国际上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建筑工业化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主流方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正成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利器。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特征,科技、产业、管理不断融合,不同领域科技创新加速融合,全球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交织融合的态势,正在催生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社会发展态势、经济生产方式、人类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更加突出。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迫切需要加快精准医学等重大疾病防控技术突破,增强生物医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药品质量和质控水平,构建全链条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建设美丽中国,迫切需要构建全过程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技术体系,加快资源能源技术创新,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城市和乡村。落实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建设平安中国,迫切需要提高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的研发水平,提升公正司法与司法为民科技创新支撑实力,构建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体系。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的重大挑战和机遇,迫切需要协调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促进生物、环保等产业发展壮大,通过社会事业的大发展,拉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综合国力将迈上新台阶,必将为深化高水平国际合作,促进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提供坚实基础。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相比,我国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整体上仍有较大差距。人民对健康生命、优质生活、良好环境、安全宜居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各界对重大疾病防控和食品药品安全、天蓝水清等问题日益关注。我国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还存在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关键技术领域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很大差距,重要核心技术仍有待突破,科技发展对产业发展、区域发展、民生改善的支撑作用还不够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
       综合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目前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把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要树立既要经济发展也要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就是经济发展的理念,牢牢把握机遇,树立创新自信,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推动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事业跃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部署,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学部署关键技术体系,整体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根本,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重点产业创新集聚发展、国际科技合作、社会化科学普及等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体系,激发人才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提供高效的科技创新服务。在提升创新能力、造福人民大众、助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安全上实现新突破,开创我国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民生为先,以人为本
       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紧紧围绕人民切身利益和紧迫需求,把科技创新与改善民生福祉相结合,坚持科技进步造福人民,科技成果惠及百姓。社会发展创新活动要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坚持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汇聚人才。
       2. 坚持目标导向,需求牵引
       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把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拉动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解决民生等社会事业发展问题的同时,主动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办事,系统解决民生突出问题,打造社会发展领域的试点示范区。充分发挥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塑造引领型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3. 坚持顶层设计,系统集成
       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分类建设和完善社会发展领域科研平台、基地、园区。深入研究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特殊性,以改革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构建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探索建立符合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规律的新机制、新模式。
       4. 坚持深化改革,社会协同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强化政府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公共服务、监督评估和重大任务实施等职能。加强部门、行业、地方、学会、协会、企业及其它各类社会组织的分工协同,创新多主体融合机制,推动资源整合利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行业协调发展,形成全国“一盘棋”格局。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提升公众参与意识,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拓展公众参与空间,丰富公众参与载体,筑牢公众参与平台,开创 “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新局面。
       5. 坚持统筹协调,重点推进
       统筹各类创新资源,兼顾产业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网络。发挥举国体制优势,跨领域、跨行业协调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科技创新。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社会发展科技创新,选择相适应的发展路径,试点先行,重点推进,实现共同发展。
       6. 坚持国际视野,开放融合
       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和促进全球创新成果共享,在开放融合中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我国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在全球创新中的地位,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重要规则制定的参与者。
       (三)发展目标
       按照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今后五年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是:社会发展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关键技术大幅突破,科技惠民更富成效,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科技支撑保障社会安全实现新突破。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形成有利于促进尖端医疗技术产出和辐射推广的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领域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更加完善。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规模质量同步提升。
       ——关键技术大幅突破。一批国家科技计划、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和国际合作项目得以实施。在生物、健康、环保、城镇化等10个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整体水平由跟跑、并跑为主向并跑、领跑为主转变,力争在合成生物、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深地深海、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应急处置等方面位居前列。
       ——科技惠民更富成效。开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实验,制定一批系统性解决方案,在人口健康、资源约束、环境治理、城镇化、公共安全等领域瓶颈制约的解决突破上成效显著。创建10个左右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加强健康、环保等技术推广和科普工作,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显著提升。
       ——助力产业快速发展。实现生物、健康、环保、海洋等万亿级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壮大提升,相关高新技术企业和专业化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社会发展相关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成,社会发展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支撑保障社会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安全战略更加深入落实,生物安全、反恐等国家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更加完善,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实现自主可控和自主保障,社会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军民融合创新机制更加完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能力全面增强。

       三、重点科学与技术发展方向
       围绕民生改善、产业提升、国家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重点在生物技术、人口健康技术、海洋开发保护技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技术、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技术、防灾减灾技术、新型城镇化技术、公共安全技术、文体事业支撑技术等社会发展技术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的系统部署,重视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构建先进实用、自主可控、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体系。
       (一)生物科学与技术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抢抓生物技术与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超前部署和创新引领,以生物技术创新带动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农业等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我国从生物技术大国到生物技术强国的转变。重点部署前沿共性生物技术、新型生物医药、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先进生物医用材料、生物资源利用、生物安全保障、生命科学仪器设备研发、新型生物育种等任务,加快合成生物技术、生物大数据、再生医学、3D生物打印等引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应用发展,提高生物技术原创水平,力争在若干领域取得集成性突破,推动技术转化应用并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幅提高生物经济国际竞争力。到2020年,实现生物技术整体并跑、部分领跑。
       (二)人口健康
       围绕健康中国建设需求,突出解决重大慢病防控、人口老龄化应对等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系统加强生物数据、临床信息、样本资源的整合,促进医研企结合开展创新性和集成性研究,加快推动医学科技发展。重点部署疾病防控、精准医学、生殖健康、康复养老、药品质量安全、创新药物开发、医疗器械国产化、中医药现代化等任务,加快慢病筛查、智慧医疗、主动健康等关键技术突破,加强疾病防治技术普及推广和临床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加强疾病临床医学诊疗指南规范的制定。力争到2020年,形成医养康护一体化、连续性的健康保障体系,为提高医疗服务供给质量、加快健康产业发展、助推医改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三)海洋开发与保护
       按照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以“深水、绿色、安全”为原则,开展全球海洋变化、深远海海洋科学、海洋生态观测和保护等基础科学研究。重点发展维护海洋主权和权益、开发海洋资源、保障海上安全、保护海洋环境的重大关键技术,突破深海运载作业、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生物与渔业资源开发、海水淡化及海洋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海洋能综合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防灾减灾、航运保障等应用系统。通过全创新链设计和一体化组织实施,为深入认知海洋、合理开发海洋、科学管理海洋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以提供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带动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目标,开发清洁生产、过程减量、末端治理、脆弱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监测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研究大气复合污染形成机理、燃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净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饮用水健康风险控制、污水资源化、污染水体治理等水污染防治技术,污染土壤修复与风险控制、垃圾处理与废弃物资源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技术,生态系统动态监测、水土流失防控、脆弱生态修复等技术,以及有毒有害化学品风险防控、新型污染物防治等技术,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技术系统。
       (五)资源高效开发与循环利用
       以保障资源安全供给和促进资源型行业绿色转型为目标,大力发展水资源、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和节约利用技术。在水土资源综合利用、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油气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金属与稀土资源清洁开发、非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集中突破一批基础性理论与关键核心技术,重点研发一批重大关键装备,构建资源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理论技术体系;加快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走出去”步伐,针对国外水资源、油气、矿产等资源特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资源开发利用核心技术与装备,提高我国资源型企业国际竞争力。
       (六)全球气候变化应对
       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体系,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科学研究,研发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发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风险预估、减缓与适应等关键技术;开展面向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国内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研究,组织编写国家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力争到2020年形成涵盖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有重点领域的技术库,增强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推动经济可持续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和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等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七)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
       针对重大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极端气象灾害、旱涝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与防范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在成灾理论、关键技术、仪器装备、应用示范、信息服务产业化等方面开展系统研发。突破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演化及成灾机理、监测预测预警及应急处置、综合防治区划等核心技术,服务国家重大自然灾害防、抗、救科学决策。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装备,提升重大自然灾害仪器装备产业化和信息服务产品化能力。在国家重点战略规划区开展灾害风险评估、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提升区域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应对能力。形成单灾种和多灾种相结合的多尺度分层次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综合防控科技支撑能力。
       (八)新型城镇化
       将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低碳绿色生态、集约等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融入规划设计全过程,研发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加强城镇区域规划发展与动态监测、城镇布局和形态功能优化、城镇基础设施功能提升,加强城镇用地节约集约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空间合理布局和节约利用、智慧城市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强低碳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研发,着力恢复城市自然生态;加强建筑节能、室内外环境质量改善、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等技术和标准体系研究。
       (九)公共安全
       围绕平安中国建设,开展公共安全综合保障、社会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生产安全保障与重大事故防控、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城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治理、综合应急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开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平台多系统和多平台信息集成共享、政策仿真建模和分析技术研究;开展社会基础信息、信用信息等数据共享交换关键技术和综合应用技术研究。
       (十)文体事业
       以提升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为目标,重点面向公共文化服务、遗产保护与传承、文体事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围绕遗产价值认知、保护规划、修复维护、监测预警、传承利用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系统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示范。

       四、重点任务
       围绕改善民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加强各类科技计划任务的分类部署和统筹实施,夯实领域科技创新基础,保障社会发展科技成果源头供给,加大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度。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破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难题。推动生物、健康、环保、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立科技支撑和引领社会事业发展的新机制。强化健康、环保等领域科普工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社会发展科技创新。
       (一)推进科技研发统筹部署,夯实技术创新基础
       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及社会发展科技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凝练形成若干目标明确、边界清晰的科技计划专项,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开展“全链条”和“一体化”科技计划设计,系统组织实施。以科技研发统筹部署和资源优化配置为抓手,夯实关键技术基础体系,支撑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示范推广。
       1.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创新服务能力。
       (1)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面向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联合攻关、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强化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之间的协同,大力强化医研企协同,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打造医学协同创新新载体和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新平台。
       (2)国家重点实验室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结合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形势任务,加强整体设计和系统谋划,做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规划布局,实现领域布局的结构优化和区域优化。
       (3)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面向国际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面向重点行业和产业发展需求、区域发展战略与布局,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重要领域建设一批专业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应用示范。
       (4)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建设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试验研究、重大装备研制、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实验验证,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制约,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发展。
       (5)生命科学和生物安全科技创新国家平台
       针对生命科学和生物安全重点领域,加强资源整合,推进特色科技创新国家平台建设,提供公益性、共享性、开放性的科技资源基础支撑和共享服务。推动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建设,实现生物数据的存储、管理、检索、共享、分析、质量控制、标准化及安全保障等综合管理。建设国家级的中国人类遗传资源保藏中心,提升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的开放共享率和管理能力。按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5年)》的要求,完善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保障体系,为公益性实验室开展稳定研究提供经费条件保障,支撑国家生物安全战略实施。
       2. 加强科技计划项目部署,筑牢技术创新基础。
       聚焦国家战略目标,科学布局科技计划项目,集中资源,形成合力,突破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瓶颈制约,不断健全支撑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
       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方面,稳步推进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新药创制和传染病防治等4个社会发展科技创新领域重大专项。面向2030年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力争在深海空间站、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健康保障等重点方向率先突破,实现多领域整体布局。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方面,着重在精准医学、干细胞、数字诊疗装备、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生物医用材料、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生物安全、大气污染防治、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以及深地、深海、海洋、公共安全、绿色建筑等领域实现重点布局。围绕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新需求,继续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以及主动健康与人口老龄化应对、中医药现代化、绿色生物制造、生物治疗与新型免疫制剂、新药发现与药品安全、土壤污染防治、废物资源化、低碳发展、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等方面进行研发布局。
       (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支撑科技惠及民生
       1. 以科技项目源头设计为引导,面向应用实现精准对接。
       注重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风向标”作用,组织部署以应用为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提高项目组织实施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与基层需求精准对接,确保科技成果产出可用。发挥项目实施的整体效益和综合示范推广优势,带动地方参与,吸引社会多元投入,建立科技惠民试点示范,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总体水平。
       加快人口健康成果转化应用与示范推广。以提升老年人群、慢病人群、残疾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水平为目的,构建覆盖医院、社区、家庭、个体的闭环持续性防控管理模式,系统梳理科技转化成果,构建体系化、机制化转化推广服务和培训平台体系,开展疾病防控适宜技术示范、互联网+医疗健康科技示范、中医“治‘未病’”科技示范、科学健身示范、食品安全科技示范、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简称“十百千万工程”)等创新科技成果和服务模式的综合示范,推动人口健康技术成果惠及亿万民众。
       精准对接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加快生态环境成果转化应用与示范推广,以促进环境质量改善、脆弱生态修复、绿色低碳生活建设等为目标,开展“十城百座”城市废物循环低碳技术示范、生态治理科技示范、环境综合治理科技示范等环境治理技术应用实践和生态治理技术模式推广,实现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富民,支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 以绿色技术银行等为载体,促进成果推广应用。
       积极推动“绿色技术银行”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中发挥创新性、前瞻性的重要作用,加强科技与金融资本等要素的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通过建设“绿色技术银行”,建立基于“信息平台”、“转化平台”和“金融平台”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着力发挥“绿色技术银行”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引领作用,促进国内先进技术向国外转移,以技术“走出去”支撑科技强国建设。努力发展“绿色技术银行”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高效、生命健康等可持续发展重点领域的支撑作用,转化应用一批适用技术。
       坚持“绿色技术银行”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集聚全球技术、资本、人才、管理等要素,打造“一站式”创新服务平台,提高绿色技术服务市场化水平以及国际竞争力,积极推进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重点领域的先进适宜技术在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转化应用,为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最终形成面向全球的技术交易平台。
       为加快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在具体操作层面率先以全国兼具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能力的地方为试点,探索技术、资本、市场、产业相融合的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联合打造覆盖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全链条的“绿色技术银行”。构建多层次绿色技术交易体系,形成基于互联网、线上线下有效融合的绿色技术交易新模式,为全国碳交易市场运行后企业节能减排需求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建设涵盖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重点领域的成果库、需求库、专家库等,把共享和整合作为重点,为绿色技术转移转化提供良好支撑。大力推进先进适用绿色技术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转化,提高绿色技术服务市场化水平以及国际竞争力。
       3. 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为依托,促进成果普惠共享。
       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为依托,充分运用互联网、先进通讯技术等新技术,构建覆盖全国主要地区的研究型和学习型网络,大力开展远程会诊、手术指导、教育培训等活动,提供专业化、实时性的技术指导,提升基层网络成员单位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针对老少边穷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在人员培训、专家会诊、科研项目、诊疗指南和规范推广等方面加强倾斜力度,提升基层单位的诊疗水平,建立健康医疗科技“精准对接”机制,积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普及。
       (三)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1. 坚持问题导向,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紧密围绕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结合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30年的实践经验,按照“创新理念、问题导向、多元参与、开放共享”的原则,以推动科技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目标,以破解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为着力点,以地方为实施主体,坚持创新驱动,集成创新资源,形成技术路线和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科技成果的落地生根,探索科技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可持续发展现实样板。
       在“十三五”期间共创建10个左右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形成科技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激发社会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可持续发展现实样板和模式,对内为其他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对外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
       2.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迈上新台阶。
       加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顶层设计,统筹区域布局和建设规划,完善推进机制和修订管理办法,对现有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行梳理整顿,使实验区焕发新的活力。面向实验区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度,促进实验区创新创业,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与创新示范区并行推动、互为支撑。
       “十三五”期间,探索按实验主题类型、发展阶段划分的实验区分类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实验区创新能力监测和评价工作,研究建立基于监测与评价结果的实验区激励与退出机制。促进已经通过验收的实验区继续开展主题实验和制定发展规划,采取复审认定等方式,形成没有继续开展主题实验的实验区自动退出机制。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建立必选指标与自选指标相结合、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补充的实验区建设规划指标体系,适度给予实验区在规划制定方面的自主权,促进实验区根据自身区情进行特色实验。鼓励实验区建设规划和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其他规划的紧密衔接,实现多规合一。增进实验区与国外可持续发展社区、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支持实验区参加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的国际性活动。探索建立实验区参与“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途径,促进实验区建立双/多边合作机制。
       (四)推进重点产业集聚发展,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
       1.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生物产业
       建立系统的生物技术创新体系,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创新能力的企业。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等生物技术创新资源优势地区和产业集聚区,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快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依托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浙江、江苏、辽宁、湖南等地区的产业优势和集聚水平,建设一批以生物医药为特色的专业园区和工业生物技术为特色的专业园区,使生物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并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健康产业
       大力推动整合协同、技术创新、临床转化与普惠应用衔接配套,产学研医紧密融合,竞争力强,能够有效满足需求的健康产业科技体系建设,在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新型健康产品(中医药保健类、康复类、健身类)、健康服务等产业领域重点突破,重点支持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发展;培育10个超百亿的中药材大品种,建立一批中药材种植技术研发和推广中心;打造一批健康产业的临床转化、评价和推广中心,强化对产业的支撑;加快构建新型慢病闭环服务、新型医养结合服务、新型个人健康服务、新型分级诊疗服务等服务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
       (3)环保产业
       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高科技产品源头供给,研发环境监测高端仪器设备、污染治理工程装备等高端技术产品,集成先进适用的环保新技术系统解决方案,为我国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支撑。发展壮大环保高科技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环保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强环保特色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依托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平台,推动环保高科技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培育“环境医院”、“环境绩效合同”等环保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积极拓展环保产业国际市场,发挥我国在污染排放末端治理等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推进环保装备标准化工厂建设,完善环保产业技术标准体系,提升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
       (4)海洋产业
       加强海洋战略高技术产品开发,以大深度潜水器研制为重点,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压材料、深水通信、自控设备等高端技术产品,引领相关产业加工制造能力整体提升。培育壮大海洋高端制造业,研制深远海油气勘探开发装备和海洋特种船舶,推动大洋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及试开采产业发展;发展高端海洋环境监测仪器装备,开发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系列产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海洋特有的群体资源、遗传资源、产物资源开发技术,培育与壮大我国海洋生物产业;开发低成本、高效能海水淡化装备,提升海水淡化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技术能力,开拓海水淡化技术服务及工程建设国际市场。推动专业化海洋高技术园区的发展,形成规模化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2.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科技应急产业发展,强化国家安全战略科技支撑体系。整合优化科技应急产业体系,以项目为引导,培育复合型科技应急人才队伍,建立科技应急支撑平台,完善预警机制,编制优化应急预案,发挥科技支撑与保障作用。在有效应对突发灾害事件过程中,提升应急产业服务能力。
       提升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推动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带动绿色建筑建设改造投资和相关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动建筑工业化。积极推进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支撑传统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机遇,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深加工水平,培育创新能力强、服务品质优、环境友好的现代资源产业技术体系,支撑煤炭、有色、钢铁等战略性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五)推进国际合作深入开展,促进开放共享共赢
       围绕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双边、多边交流合作。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通过建立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实施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和促进全球创新成果共享,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在开放融合中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我国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水平。实现开放共享共赢,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重要规则的制定者,为增强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提供科技支撑。
       1. 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合作。
       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以传统医药、卫生健康、传染病防治、检验检疫、气象和海洋观测、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为重点领域,开展科学数据交换共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人才培养交流、科技研发平台共建共享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具有领域特色的科技协作网络。支持国际先进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国际先进技术转移中心、南南合作相关基地(中心)的建设。
       2. 提升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水平。
       在落实双边、多边合作协议的基础上,推进与科技发达国家建立创新战略伙伴关系,与周边国家打造互利合作的创新共同体,拓展对发展中国家科技伙伴计划框架。创新合作机制、丰富合作形式、扩大合作范围,围绕研发合作、创新政策、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开展深度沟通。加强与科技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扩大科技援助规模,创新援助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3. 倡导和参与公益性国际大科学计划。
       坚持以我为主,积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规则制定,围绕各国重大关切和全球性挑战,主动设置全球性议题,积极倡导和参与公益性国际大科学计划,创制国际科技合作公共产品,加快推动全球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共享,推动国际共建实验室或共建工程中心建设,提升我国对国际科技创新的影响力和制度性话语权。
       4. 深化国际组织合作和国际履约谈判。
       进一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化我国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充分发挥科技部生物安全办公室和全球环境工作办公室等作用,整合国内社会发展科技资源,为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履约谈判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积极发挥好科技支撑作用。
       (六)推进社会化科学普及,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落实国家科普与创新文化建设总体部署,聚焦重点领域,创新工作方式,搭建工作载体,大力推进社会化科学普及工作,引导公众深入理解创新、参与创新、支持创新。
       重点围绕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建设,打造科普中国品牌,积极宣传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气候变化、海洋等领域科技进展,聚焦公众关切的健康、环境、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科学健身等问题,及时、准确、便捷地为公众答疑解惑,大力宣传普及高新技术、绿色发展、健康生活等知识和观念,在全社会塑造科学理性精神。
       将科技知识的科普化纳入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的考核评估指标,从源头保证科普知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支持科普产学研联盟建设,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科普资源优势,提高科普资源的开放度;开展科技传播技术创新研究,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促进科普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和“量”的双提升;发挥科学家和专家在科普传播中的主力军作用,着力形成机构、专家和公众共同参与,各地方、各部门、各类机构协同联动的科普信息生产和分享的新机制。实现社会发展科技成果在全社会共享,让科普有效惠及最广大公众。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部门间的横向协调,强化顶层设计
       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坚持站在全局系统布局、科学谋划,主动加强与职能部门、行业部门之间的沟通,加快形成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格局。通过科卫、科环等协同合作机制、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工作协调工作机制等形式,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形成新时期与部门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新政策、新举措。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品牌战略,加强科技与财税、金融、社保等政策的衔接,形成目标一致、部门协作的政策合力。
       (二)加强与地方的纵向统筹,推动创新联动机制
       重点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中央与地方创新发展需求衔接,加强在科技创新政策、资源方面的统筹,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各级政府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部省会商、任务对接等方式,主动加强与地方的合作,引导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在区域间合理聚集和流动。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大力支持基层科技创新,激发基层创新活力。
       (三)加强政策引导,支持领域科技创新工作
       针对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工作的公益性特征,加强政府引导,推动制定相关政策,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搭建公共科技服务共享平台,探索科技惠民新思路。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医疗器械推广应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相关政策,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和活力,促进公益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推动社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践和落地。
       (四)加强人才创新活力,推动聚智聚力发展
       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实施和领域产业培育,构建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企业家人才、科技惠民专员和创新服务人员“五员并举”的人才协同创新机制。实施科技惠民专员制度,在重要平台和重要研究机构设立专职岗位。大力培养创新服务人才,着力强化科技创新活动组织,释放和增强人才活力。推动人才的横向和纵向流动,健全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
       (五)加强资源配置优化,形成多元投入机制
       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在重大工程、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部署中,强化中央财政在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绿色技术银行”等方式的带动,引导地方政府增加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建成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本之间各有侧重、分工合作的多元投入新格局。
       (六)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努力实现规划目标
       通过一批社会发展各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以“十三五”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为支撑的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规划体系。构建并优化规划实施过程中与部门、行业、地方、军队的协同推进模式,形成规划实施的合力,做好重大任务在部门、行业、地方、军队的层层分解和落实,协同推进规划实施。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定期开展监测、评估,根据规划指标的阶段性落实情况和形势需求变化,及时、动态调整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

上一篇: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
下一篇: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