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农业政策 | 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规划 > 内容

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2-07 10:15:02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十二五”国土资源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做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土资源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全面实施《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效。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中国地质科学院1000人进入国家非营利创新研究队伍,2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个团队入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国土资源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工程顺利实施。争取国家科研经费近19亿元,牵头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38项,组织实施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27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建立60个部重点实验室和84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认定49个监督检测中心。基础研究取得突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自然科学奖2项、国际科技合作奖3项,“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古生物学系列重大成果丰富了地球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理论,地层学研究成果共获得9个全球界线层型剖面。极地与探月研究不断深入,南极普利兹湾-北查尔斯王子山基础地质研究编制了第一幅南极板块高精度三维地壳和岩石圈结构图,冰下地质研究形成东南极冰下山脉属泛非期碰撞缝合带的新认识,月球陨石定年研究自主开发了月球微型钻机,月球重力场研究编制了首幅1:250万月球地质图(虹湾幅)。科技成果推广取得新进展,推荐土地、地质矿产、水工环、地质灾害防治科技成果777项,发布4批210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突破了低渗透油、页岩气、钒钛磁铁矿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技术。建成138个科普基地,举办重大科普活动2000多场,受众1000多万人次。标准化建设成果丰硕,现行有效标准达564项,其中国家标准164项、行业标准400项,研制国家标准物质614项,发布实施《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等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监测监管提供了有效支撑。
       土地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土地资源调查、监测与规划技术体系基本形成,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实施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全国土地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工程,开发了“天空地”一体化土地调查监测车载系统,发展了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技术,创新了“多规合一”编制方法。土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技术不断完善,围绕耕地保护与节约集约用地开展科技攻关,北京土地管理公共服务、黑龙江商品粮基地建设、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用地、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用地、重庆内陆开发区用地、海南土地生态文明建设等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技术加快发展,研发土地整治新技术和新装备,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山东滨海盐碱地暗管改碱排盐、江苏徐州矿区土地生态修复、陕西南泥湾拦蓄排结合治沟造地、云南低丘缓坡地生态开发、广东“三旧”改造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拓展了资源利用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优化开发技术研究持续推进,有效支撑了土地管理制度和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
       地质勘查技术实现突破。地质矿产勘查理论创新取得重大成果,青藏高原地质和成矿理论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区域成矿规律,新发现驱龙、甲玛等7个超大型和冲江、朱诺等25个大型矿床,确定了重要巨型金属成矿带;建立勘查区“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整装勘查区、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富铁矿成矿新理论和铜矿成矿规律新格架,形成富铁矿和铜矿成矿新认识;“煤铀兼探”在大营铀矿得到成功实践,初步建立起北方陆相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开展天然气水合物基础地质和勘查理论研究,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实现重大突破;中国陆块海相成钾规律及预测研究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建立罗布泊钾盐聚集模型,提出滇西南成钾时代新认识;页岩气勘查加快推进,形成涪陵、长宁、威远、昭通4个页岩气田,安页1井通过理论创新、技术攻关,在南方复杂构造区海相古生界等新区、新层系的常规油气和页岩油气勘查取得突破。深部勘查与探测技术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系统和2000米地质岩心钻探关键技术装备并投入找矿一线;自主研制的4500米级深海作业系统投入大洋资源调查应用;相继实施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中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项目,带动了深部探测相关学科和技术的发展;成功实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形成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精度深部地质问题探测技术方法体系;自主研发了多套深部探测仪器设备,首台万米科学钻机已在松辽盆地科学钻探中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项矿情调查评价成果显著,完成煤炭、铀、铁、铝土矿等25个矿种资源潜力预测和评价,开展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铀、铁、锰、铬、铜等28个矿种(类)资源调查、核查和综合研究,建成全国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和动态监督管理支持系统;落实标准先行,系统建立我国矿产地质测量基准,首次构建了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的技术框架,建立健全矿政管理数据库。实施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全面掌握了我国油气资源潜力最新变化。
       地质环境保护成效明显。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取得突破性成果,农业地质、地热资源、城市地质环境等调查评价成果有力支撑了土地污染防治、节能减排、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脆弱岩溶生态系统研究、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研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技术储备,现代地下水勘查技术体系基本建立,对大型平原盆地地下水循环机制、生态效应和科学调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地下找水为870万缺水群众解决了饮用水源。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不断增强,汶川地震灾区、舟曲特大型泥石流区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重大滑坡灾害减灾防灾技术体系;地裂缝监测和减灾关键技术研究取得原创性成果;地面沉降防治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带动了全国地面沉降监测站网建设和防控模式创新;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成果丰富,开发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信息系统,建成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数据库;研制了矿山地质环境相关技标准,为我国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和综合治理区划提供了重要支撑。
       遥感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国土资源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体系初步建立,资源一号02C卫星成功发射,国土资源部门成为高分一号、二号和三号卫星牵头主用户,加上资源三号01星、02星,已有6颗国产卫星稳定运行,获取的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和变更调查、矿山开发现状监测、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境外矿产资源调查等方面发挥了基础作用。信息技术应用有力支撑了国土资源调查与监管,建立覆盖全国、贯穿四级国土资源管理全过程的数据采集监测体系,实现业务空间信息数据实时网络化采集;研发面向海量、多源、多比例尺、异构数据集中管理和网络共享服务的高性能数据管理平台,建立集发现、预警、处置功能于一体的业务数据分析应用体系,国土资源从指标管理向空间监管推进;形成以制度为保障、以3S技术为支撑的国土资源监管新模式,基本建成以国土资源一张图和三大平台为主体的信息化框架体系,保障了网上办公、审批、监管、服务和交易;构建以“一库”“两网”“三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在线土地督察系统,实现例行督察、审核督察、专项督察等工作的流程化和自动化。
       国际科技合作更加活跃。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取得丰硕成果,牵头或参与了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合作项目133项,中美德加日联合主持的青藏高原深剖面项目取得重大科学发现;参与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组织实施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等项目,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中俄蒙哈韩五国合作编制的1:250万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系、1:500万亚洲地质图取得重大进展,亚洲地下水系列图编制工作圆满完成。"走出去"成果显著,搭建了全球地质矿产研究信息服务平台,完成全球200多个国家卫星遥感地质矿产解译,编制了80多个国家或地区矿业投资指南,为320多家企业、地勘单位及研究机构提供了信息技术服务。国际矿业合作继续拓展,成功举办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中俄博览会矿业论坛、中蒙博览会矿业论坛和东盟+3(中日韩)矿业高官磋商会,健全完善国际矿业合作平台;成功主办第3届世界滑坡论坛、第14届国际矿床成因大会、第12届国际盐湖学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与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共同举办了土地可持续利用、国土规划等方面的国际交流活动;积极做好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工作,我国已有27个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国际组织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功主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五届矿业部长会议,与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等一批国际组织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先后有50余名专家担任国际组织职务,积极推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秘书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和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落户中国,助力我国从地质大国迈进地质强国。

       二、把握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发展新态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国基本资源国情没有变、资源在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总体态势没有变,国土资源工作必须深刻认识战略机遇期内涵变化,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责任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好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机遇新要求。
       以科技创新强化耕地资源保护。我国耕地人均面积少、总体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一项长期方针。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基本农田不减少,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有所提升,需要深化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和山水田林湖生命共同体的认识,创新基本农田布局优化、土地综合整治、国土生态修复技术,发展轮作休耕、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耕地生产力提升技术。
       以科技创新推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我国国土资源禀赋不佳、供需矛盾长期存在,过去主要依靠要素驱动、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透支了大量资源,造成资源粗放利用和大量浪费。落实最严格的资源节约制度,需要深化对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健康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律的认识,发展用地节约集约与环境友好、文化传承相协调的建设用地再开发技术;深化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研究,创新资源减量化、再利用技术,开发低品位、共伴生、难利用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以科技创新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我国石油、铁矿石、多金属等大宗矿产品对外依存度过高,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是长期战略任务。立足国内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必须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加大油气资源、紧缺资源、新兴材料矿产勘查力度;拓展能源资源利用的空间、广度和深度,需要加强“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装备研发,推动第二找矿空间和深海空间的金属矿产和新能源勘查开发;提高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必须加强成矿成藏理论、成矿预测与成矿系统研究,加强非传统能源、环保型资源、稀土金属、稀有金属、稀散金属的成矿规律和勘查技术方法装备研究。
       以科技创新推进土地退化治理和地质环境保护。我国国土资源承载力正在逼近“天花板”,高强度开发和粗放利用在过度消耗资源的同时,导致生态环境约束趋紧,加剧部分地区土壤污染、盐渍化、沙漠化、荒漠化和石漠化,造成地面沉降和地质灾害频发,威胁生态环境安全,转变国土资源利用方式势在必行。走绿色发展新路,遏制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势头,需要加强污染土壤治理修复、退化土地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科技攻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加强地球表层水循环系统“碳汇”作用、圈层相互作用研究。
       以科技创新提升国土资源监管和服务效能。适应资源管理方式从注重微观管理转向加强宏观调控、从重事前审批转向重事中事后监管、从侧重行政手段转向综合多重管理手段的要求,提高国土资源调查和监管的工作效率,迫切需要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卫星、航空对地观测技术,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提供的全球性、实时性、连续性地表观测数据,完善国土资源综合监管体系;迫切需要加强标准化工作,发挥好标准在规范执行、强化监管、创新管理等方面的基础作用。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国土资源科技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我国深部资源勘查理论和技术还不能满足需求,探测深度、精度和分辨力与国际相比还有差距,勘查仪器设备依赖进口,严重影响深部资源的探测开发;我国海底能源资源探明和开发程度较低,勘探和开发的高端装备十分缺乏,严重制约深海资源的勘探开发;我国深空对地观测体系和应用体系还不健全,信息服务水平和业务化运行能力不足;我国土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监管技术还不完善,土地污染治理技术不多,土地整治科技水平不高。同时,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活力不够,高端人才缺乏;调查与研究、科技与业务结合不紧,联合攻关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标准化研究滞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与转化不够等。
       综合判断,我国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国土资源科技强国,支撑引领国土资源事业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需求引领、前瞻部署、自主创新和高效协同,集中力量开展国土资源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大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着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为“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提供坚实支撑,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需求导向。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土资源改革发展重大需求,明确主攻方向,开展科技攻关,强化新技术新方法研发和转化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耕地保护、资源节约、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基础和引领作用。
       ——坚持前瞻部署。围绕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深地、深海、深空对地观测等战略科技问题,统筹谋划,集中力量攻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抢占未来科技竞争战略制高点;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队伍和高水平科技人才。
       ——坚持自主创新。强化自主创新在国土资源科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源动力作用,不断增强理论创新和技术装备研发的能力;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动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提升在全球资源配置和重要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坚持高效协同。围绕重大任务,统筹协调科技创新资源,加强部省科技力量的联合,强化产学研用结合,推动科研事业单位与企业协同攻关,建立从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应用全链条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体系,服务支撑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三五”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是: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战略科技领域创新能力跻身先进国家行列,土地科技水平显著提升,科技综合管理迈出实质步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成为引领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有力支撑“十三五”国土资源发展目标实现。
       ——“三深”战略领域进入先进国家行列。以深地、深海、深空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构建向地球深部进军、向深海空间拓展和深空对地观测的国土资源战略科技新格局。形成一批原创性、前沿性理论成果与核心技术,有效支撑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海洋强国战略。
       ——支撑国土资源中心工作更加有力。覆盖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监测评价、保护利用和综合管理全流程的科技体系基本形成,资源调查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有效支撑生态国土建设,耕地质量提升、节约集约用地和土地综合整治科技水平大幅提高。有效支撑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全天候立体化观测体系与国土空间全尺度监管、定量化评价的智慧国土新平台基本建成。有效支撑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发现一批重要资源能源矿床和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找矿线索。有效支撑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保护防治能力显著提升。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土地科学与工程、基础地质科学、国土资源综合管理等学科建设和基础研究成效明显。科技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土地、能源、矿产、水工环、海洋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创新型成果。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不断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等建设实现新突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不断健全,高层次领军人才、优秀青年创新人才与创新团队的规模、水平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国际合作平台进一步夯实,科技创新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大,推动科技创新由国际合作向技术成果输出转变。

第三章 向地球深部进军
 
       围绕深地探测开发的技术需求,超前规划布局,组织科技攻关,重点研究深地资源勘探理论和技术装备,深化对成矿过程的全面认识,提高深部资源探测能力,有效拓展第二找矿空间和地下发展空间,增强地质科技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一、大力推进地球深部探测
       (一)强化地壳深部探测与观测研究
       加强地球深部地质找矿重大科技问题攻关,着力突破深部万米探测、地球深部结构组成综合探测关键技术,揭示地下空间、深层资源能源分布规律和地质灾害成因,支撑新型能源资源勘查开发、地下空间安全利用,促进地球科学理论创新发展。
       建立地球深部探测网络,为资源调查评价、环境与生态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储备先进技术。实施深地探测工程,开展地壳深部物质组成与结构探测、岩石圈巨变与地球表层系统变化及地质响应研究,组织关键带深部取样与科学钻探,提高地球认知、资源勘查和灾害预警水平。研究建立陆基、空间和海域地壳结构立体探测与地壳运动监测技术体系。自主研发地球深部探测仪器设备和超深钻装置,建立深部实验室,加强大陆深部科学观测。
       (二)组织立体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
       突破大深度共性关键技术,形成航空-地面-地下立体勘查技术体系。完善2000米勘查体系。按照实现3000米深度金属矿产资源探测能力、储备一批5000米深度探测技术、油气勘查技术能力扩展到6500~10000米的要求,研制一批宽频、高灵敏度重、磁、电磁传感器,全三维分布式电磁、地震探测技术装备和数据处理解释技术,优质、高效深孔地质岩心钻探工艺方法,移动平台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与装备。
       (三)加强深部矿产资源勘查攻关
       加强深地资源勘查研究。建立我国典型陆内、克拉通、造山带成矿系统深部地质结构,揭示重点矿集区三维结构与时空演变规律,构建基于三维结构的成矿构造体系与成矿-找矿模型。建立深部三维找矿地质模型、区域三维地质实体模型,开展控矿信息与综合成矿信息提取集成、区域成矿预测与靶区优选,研究三维控矿因素定量分析技术与方法、大深度三维复杂地质模型建模方法。创新深层油气评价理论,指导超深油气勘查。
       以大宗紧缺矿产(铜、铅锌、镍、金等)、战略新兴矿产(稀有、稀散、稀土等)、“粮食”矿产(钾、磷等)和能源矿产(铀、锂等)为重点,优选若干深部潜力巨大的矿集区,部署深部3000米资源勘查科技工程,评价深部3000米资源潜力。
       (四)开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攻关
       以中心城市为重点,系统调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查明城市第四纪地质结构、工程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结构等,为制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提供地学依据。建立基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开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及风险管理研究,建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标准。
       (五)深化基础地质研究与学科建设
       依托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深化基础地质研究与地质学科建设。开展重要化石门类古生物学、综合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研究,地质微生物学、生物标志物及其环境效应、生物演化过程与环境演变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深化研究等。加强超高压变质带、超强地震遗址、特殊地质景观、青藏高原、黄土、岩溶等立典研究,重要类型矿床、矿种立典研究,矿物物理、化学新性能研究以及纳米矿物研究,开发矿物新材料。深化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基础研究。加强地球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发展系统地球科学。
       加大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力度。推进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突出地质科学问题研究,促进科研与调查深度融合,促进区域地质调查“提质增效升级”。建立国家基本比例尺地质图件更新机制,完善和更新国家基础性和应用性系列地质图件。推进以综合填图试点、专题填图试点、特殊景观区试点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地质填图技术研究,健全标准与规范,推出不同类型示范图幅。制定混杂岩带、花岗区、火山岩区、陆相沉积区基岩填图指南,建立现代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体系。
       加强大宗矿种、战略新兴产业矿床的成矿机制和成矿规律研究。开展成矿过程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典型矿床和浅覆盖区的找矿方法研究。推进军事地质研究,发挥地质科学对军事的支撑作用,构建军事地质学理论体系。在东北、西北、西南沿边等地区开展军事矿产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研究。
       强化地学基础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项目,重点研究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地球科学问题。开展地球深部过程与动力学、地球环境演化与生命过程、矿产资源和化石能源形成机理研究,加强地球关键带过程与功能、全球环境变化与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重大灾害形成机理研究,深化地学大数据与地球系统知识发现研究。
       推进极地与行星地质研究。加强极地地质、极地地球物理勘探、冰川的运动和变形、极地环境变化、极地能源和生态资源、冰钻技术、冰芯中的微生物学等极地科学探索。开展火星和月球试验场建设研究、“地-月-火星”对比研究,推动月球和火星物质组成、构造遥感识别与解译及演化分析与综合研究。开展月球重力、磁力综合解释与深部结构研究,组织月球与火星地质编图。

       二、开展深部能源快速高效勘查评价
       (一)加强陆域能源调查重大地质问题研究
       依托陆域能源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开展陆域能源重大地质理论问题与勘查技术方法研究。推进青藏高原油气勘探综合研究,评价羌塘盆地石油地质条件以及油气资源潜力,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油气勘探模式与地质理论。
       以新区、新层系、新类型为调查目标,开展松辽盆地外围油气地质条件、重大地质事件、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探索火山岩下沉积盆地勘探的理论技术方法。实施天山-兴蒙构造带中古生界及西北中小盆地中生界沉积盆地石油地质条件与油气资源潜力评价,解决制约新区新层系油气勘查开发的关键地质问题,建立复杂地区油气调查技术方法体系。
       (二)拓展非常规油气理论与勘查技术研究
       依托全国非常规能源矿产资源潜力动态评价等工作,开展重点地区页岩气、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基础地质理论与勘查技术方法研究。
       开展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识别、测井识别及现场识别技术研究,建立相关地质理论及调查技术体系。推进非常规能源地质钻探及开发技术攻关,研发快捷、高效勘查技术及装备。开展页岩油气、煤层气、煤系“三气”、油页岩、油砂的地球物理识别、富集模式与资源评价方法研究,建设勘查开发科技示范基地。加强多能源矿产成矿规律及综合勘查研究,构建砂岩型铀矿理论体系、煤铀兼探与油铀兼探理论体系,建立多能源矿产综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三)推进页岩油气勘查评价科技攻关
       重点开展多期构造作用下高演化海相页岩气的富集机理、海陆交互相页岩气赋存机理及富集主控因素、陆相页岩气赋存方式与富集规律、典型性页岩气类比参数区的建立等理论问题研究。推进页岩气资源评价单元划分、构造活动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分类分级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和参数体系、分类分级页岩气区域选区评价方法与参数体系等资源评价方法问题研究。
       推进非常规油气地球物理响应与表征研究。重点攻克复杂地表地质条件页岩储层地震采集与处理、垂直地震剖面(VSP)及井间地震探测、富有机质页岩电磁法识别与预测、页岩气及煤层气“甜点”地球物理识别预测技术。开展下古生界页岩有机地化分析关键技术、3000米深井地应力测量技术与仪器设备、现场车载页岩气快速综合分析系统、页岩亚10纳米结构三维重建与可视化技术等页岩气勘查关键技术方法研究。
       (四)开展地热资源勘查利用科技攻关
       开展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技术与勘查示范。加强基础大地热流测量、重点潜力区水热型地热资源与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研究不同类型地热资源成藏条件。开展地热开发关键技术攻关与综合研究,建立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技术体系。研究不同类型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示范工程技术,推进勘查开发示范,探索形成我国特色的地热地质理论和勘查技术体系。
       组织干热岩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科技攻关。深入研究我国区域地质构造、大地热流和上地壳热结构,建立干热岩赋存特征的指标评价体系与勘查技术体系,提出未来干热岩开发的潜在靶区。开展干热岩开采关键技术研发,构建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干热岩资源开发技术体系。通过创新链布局,不断优化相关技术,推进干热岩勘查、开发、利用的产业化、规模化。开展典型地区上地壳热结构与干热岩成因机制研究,实施干热岩资源勘查与开发综合地球物理勘查、高温钻探技术、人工热储建造技术、深部热储开发环境响应及监测研究和干热岩勘查与开发利用示范。
       推进砂岩储层可持续回灌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开展孔隙型砂岩热储层回灌的适宜性区划,研究确立不同类型热储层地热回灌井成井工艺,解决中低温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砂岩储层回灌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在新近系砂岩热储层开展示踪试验,进行新近系地热回灌井布局研究。建立孔隙型地热回灌技术应用与推广示范工程。
       (五)组织新型能源资源勘查科技攻关
       以北方砂岩型铀矿为重点,开展北方陆相盆地含铀岩系成矿环境、流体成矿过程、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式研究。在鄂尔多斯、内蒙古、新疆等盆地,组织开展北方砂岩型铀能源矿产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基本摸清深部2000米以浅资源潜力。
       开展南方硬岩型铀能源矿产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以江西、广东等与花岗岩有关的硬岩型铀矿为重点,开展深部地质结构探测,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基本摸清深部2000-3000米以浅资源潜力,实施异常验证钻探,实现深部找矿突破。
       以四川西部、新疆锂资源为重点,组织开展锂能源矿产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成矿模式,研究锂矿资源成矿规律和分布规律,综合评价深部资源潜力。

       三、推进重要矿产资源勘查与高效利用
       (一)加强重要成矿带地质矿产综合研究
       依托重要矿产资源调查工作,研究建立重要类型矿床找矿技术方法组合,开展典型矿区和浅覆盖区找矿技术方法示范。重点开展华夏陆块、钦杭结合带、秦岭-大别造山带、扬子陆块前泥盆系盆地等地区构造演化与成矿研究,加强大兴安岭南段、豫西和晋冀成矿(区)带、中国东部大陆边缘中生代火山岩带地质矿产综合研究。推进微区矿物学与成矿规律研究,发现新型矿物材料,支撑国家现代化所需要的特种物质。
       (二)强化地质专题填图与找矿方向研究
       依托1:5万矿产地质专题填图工作,制定专题填图技术要求。以大型-超大型矿床为核心,开展典型矿床立典调查,发现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矿床组合模型。推进西秦岭-东昆仑调查研究、西南三江中新生代陆内成矿系统研究。开展重要矿集区、重要构造带地质专题填图,创新地质矿产调查理论和方法。编撰“全国矿产志”。
       深化陆相钾盐形成和分布规律调查研究。加强滇西、塔里木和鄂尔多斯盆地海相钾盐找矿研究,实施滇西钾油兼探,推动在滇西侏罗系盐下实现油气突破。开展大资源杂卤石和富钾卤水找矿评价。形成世界领先的成钾理论和找矿技术方法组合,推动在大陆盆地找钾新突破。
       (三)推进资源评价方法与勘查技术研究
       适应鄂尔多斯等16个含油气盆地、东昆仑等26个重点成矿区带找矿需求,开展成矿条件、资源潜力评价研究,实施重点勘查区找矿预测和勘查技术方法应用示范,完善勘查区“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
       围绕区域基础调查、能源勘查、资源勘查、环境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科技攻关。研发物探、化探、钻探、分析测试等专业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建立完善深部勘探技术、浅覆盖区勘查技术、常规与非常规能源勘查技术、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防治技术等4大技术体系,形成6个专业技术标准与规范。适应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加强绿色勘查相关标准规范研究,研制先进实用分析测试技术和仪器装备,促进绿色勘查。
       (四)开展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开展重要复杂共伴生、难选冶、低品位、难利用矿产资源新型绿色高效提取利用技术研究。推进工艺矿物学研究,建立物理选矿、化学选矿、生物选矿与冶金提取多方向相融合的新型研究体系。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矿山废形成机制以及废水处理、循环利用等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开展非金属矿和战略稀缺资源研究。加强石墨、锂、稀土、稀散等战略稀缺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新理论、新工艺、新药剂和新设备研发与示范。开发优势非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选择萤石、重晶石、磷矿、硅藻土、菱镁矿、膨润土和煤系高岭土等战略矿产,进行提纯和深加工新技术研究,提高非金属矿产业技术水平。推进盐湖资源、大宗低品位金属矿和放射性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与产业示范研究。
       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估技术研究。研究确定评估指标,制定主要矿种开发利用“三率”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研发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建立涵盖评估准则、方法、程序等的调查评价体系,动态监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四、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
       (一)拓展重要地区地质资源环境综合研究
       围绕重要经济区带的资源、能源、环境等迫切需求,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开展地质、矿产和环境综合研究,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
       (二)加强地下水调查评价监测技术研究
       开展不同尺度区域水文地质规律研究。加强盆地尺度区域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研究、复杂含水层地下河与特殊类型地下水探测技术研究、地球关键带水文过程与水岩作用研究、生态脆弱区地下水涵养与修复研究和超采区地下水调控研究,提高地下水供给安全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推进全国地下水监测网络与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以长期监测数据为基础,开展地下水开采及其相关影响模拟技术研究,建立区域地下水动态评价技术体系。以现有地下水水位监测点和水质监测点为基础,统筹兼顾地面沉降、水土环境、荒漠化等相关要素的监测技术需求,研发集成关键技术,建立健全覆盖全国主要平原盆地区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
       (三)推进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研究
       开展以灾害链为重点的特大型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泥石流)-涌浪-堰塞湖等复合型成灾模式研究,建立快速预测评估方法和技术指标体系。开展快速支(拦)挡、快速锚固、快速排导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研发,形成特大地质灾害快速治理成套技术及设计标准。开展山区城镇地质灾害综合减灾和应急一体化智能服务研究与示范。建立地质灾害高发区综合防治示范区与高新技术研发试验基地,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推进地质灾害动态监测与模拟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地质灾害星空地一体化快速识别、无人直升机快速识别监测预警、多旋翼飞行器快速识别和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暴雨型滑坡泥石流自动识别技术。研发地质灾害临灾快速监测和微形变监测预警系统、深部位移全孔变形等多参数监测系统。建立重点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研发国家省市县互联互通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提高预警预报准确率。
       (四)强化矿产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监测研究
       开展页岩气、煤层气、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建立环境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监测技术体系。加强不同类型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技术研究,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和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进行遥感调查与监测。强化铀资源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促进煤田分布区铀放射性污染调查与防治。

第四章 向深海空间拓展
 
       坚持陆海统筹,按照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部署,加快建立深海地质调查勘查理论和技术体系,着力突破深海探测的关键技术,提升深海资源探测、开发和利用能力,不断拓展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空间。

       一、推进深海矿产资源勘查
       (一)发展深海资源勘查理论与技术
       围绕实施深海安全战略的科技需求,加大海洋矿产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聚焦深海矿产资源成矿条件、成藏机理和富集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海洋基础地质和环境地质研究,加强大洋资源探测和极地调查,研发先进的探测技术与装备,为深海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开展海底综合调查技术研究。加强大深度、崎岖海底等复杂地质条件下地球物理信息采集、处理、解释技术研究。发展大洋海底多参数勘查、取样、原位观测技术。开展深海和大洋科学研究,包括海底地形地貌、基底构造及其活动、海底环境及时空演化等海底过程研究。
       (二)加强海域油气与天然气水合物勘查
       研制深远海油气及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装备,推进大洋海底矿产勘探及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加快“透明海洋”技术体系建设。研究我国海域深水、前新生界油气成藏规律,完善油气成藏地质理论,研发有效勘查技术方法,发展海洋油气地质学,促进海域深水、前新生界油气发现。推进南海北部和南部陆坡、南黄海及东海低勘探海区的油气资源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评价。
       开展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原理与开采基础研究。研发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近海底高精度探测技术、保压取心与船载检测技术。研制大孔深钻探及保压取样装备,开展试采目标选区、试采、环境监测与综合评价应用示范。
       (三)组织深海探测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
       围绕探索深海、开发利用深海资源以及保障国家深海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需求,重点突破制约我国在深海领域发展能力的深海运载、探测、战略资源开发等核心共性关键技术。
       推进全海深(最大工作水深11000米)潜水器研制及深海前沿关键技术研究、1000-7000米级潜水器通用配套技术及作业能力建设、深远海核动力浮动平台技术研究、深海能源矿产开发共性核心技术装备、试采技术研发及运用攻关。

       二、开展海洋基础地质调查评价
       (一)加强海洋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
       开展我国管辖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总结与集成。开展重点海域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海洋资源勘探开发、重大工程建设、环境综合保护等地学关键问题。编制我国海域1:100万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
       全面厘定我国四大海区的地层和构造格架。深入开展边缘海形成过程和演化机制研究,系统开展我国海域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研究。
       开展重点经济区和岛礁区的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查清工作图幅海域的综合地质状况,查明地质构造特征、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等。开展岛礁区生态环境研究,建立岛礁区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
       (二)开展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研究
       围绕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等重要经济区,开展海岸带基础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矿产资源等综合调查与评价,深化我国海岸带资源环境状况和地质问题研究。
       开展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资源环境承载力和适宜性评价研究,形成海岸带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生态环境调查的技术方法体系。建立海岸带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系统。建立海岸带重要流域-河口-海域地质环境演化模式及海岸带地质关键带中物质源汇模式,构建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三、强化海洋环境与极地观测研究
       (一)发展海洋环境监测预警技术
       围绕海洋自然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与维权保障等国家海洋战略需求,发展近海环境质量监测传感器和仪器系统、深远海动力环境长期持续观测重点仪器装备;自主研发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模式,提高海洋环境灾害及突发事件的预报预警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研究解决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平台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升我国海洋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初步形成“透明海洋”技术体系。
       (二)开展极地环境观测和科学研究
       开展极地冰雪、海洋、大气、生态、高空物理等内容的观测与研究。开展极地各圈层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识别极地系统变化的关键过程和主要原因,以及人为因素对极地系统自然变化的影响。开发耐低温环境的仪器装备,发展极区自动观测网的组网技术。通过在极区观测网、海底资源开发、深冰芯钻探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探索设立大型极区国际合作研究计划,提高我国极地科研水平和技术保障条件。

第五章 推进深空对地观测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遥感信息日益增加的需求,依托国家民用对地观测卫星重大工程,大力发展深空对地观测技术,加强卫星遥感应用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支撑资源环境重大决策,不断增强国土资源监测监管能力。

       一、构建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关键技术
       (一)研发测绘卫星精细化对地观测技术
       开展甚高分辨率光学测绘遥感卫星、单光子激光测高卫星、0.3m分辨率干涉雷达卫星、重力梯度测量卫星等多类型卫星的指标论证、仿真验证及其数据处理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研制载荷技术和相应平台,开发星地一体化数据处理综合技术,形成1:2000-1:5000航天立体测图和精细化立体对地观测能力,推动我国对地观测技术迈入先进行列。
       (二)拓展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围绕高精度多源全球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生产、更新服务和地理空间信息安全,开展基于多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测绘基准自主更新维持方法研究,构建基于北斗的空天地海一体化、时空统一的现代大地基准服务系统。开展全球高精度无控制测图的基础理论方法研究和顾及文本、图像与几何特征的敏感内容识别技术研究。研制多时相、多尺度、多分辨率全球地理空间数据产品,建成自主可控的国家全球地理信息资源时空云平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提供地理信息服务支撑。

       二、推进国土资源卫星观测与应用体系建设
       (一)推进国土资源卫星观测体系建设
       按照国土资源观测要素和需求,推进整装建设中分光学星座、高分光学星座、雷达星座等3个技术先进、功能互补、协同作业的卫星观测星座,形成国土资源业务卫星观测体系主体框架,最大限度提高业务卫星综合观测能力和效率。
       (二)加强国土资源卫星应用系统建设
       以定量遥感技术促进国土资源调查监管模式转变。面向全国土地调查、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土地执法与督察、矿产开发执法、区域地质填图、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重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监测等应用实际,着重提升空天观测技术定量化、工程化、智能化数据处理和专题产品生产能力,开发软件平台,提升服务效率。加快建立面向规划实施监管、土地整治监测监管、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评价、矿产资源勘查等的空天观测应用技术体系,构建需求任务统筹、数据产品统一、专业应用协同的卫星业务应用新格局。大力提升卫星应用对政府决策的服务能力,支撑调查监管体系建设,为构建生态国土、智慧国土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国土资源卫星业务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到2020年,国土资源1:1万-1:25万比例尺调查监测主体业务中使用的亚米级、2米、5米及以上空间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数据国产化率分别达到50%、95%和100%,总体国产化率超过90%,国产雷达、高光谱等卫星遥感数据成为重要数据源。统筹土地、地质矿产、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应用,建立业务流程清晰、标准规范配套的卫星应用系统,显著提升业务质量和效率,实现国产卫星数据及产品充分共享。

       三、发展国土资源卫星遥感应用关键技术
       (一)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大数据集成技术
       构建航天、航空、无人机、地面等一体的空天虚拟遥感平台,保障全天候全方位数据获取能力。开展遥感卫星、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综合集成研究,突破数据智能处理及信息综合技术。结合云架构与“互联网+”,构建遥感信息、传统国土资源信息等异构数据的大数据综合处理和决策模型,研发国土资源全球应用系统,服务支撑资源环境重大战略决策。
       (二)发展国土资源全要素遥感提取技术
       推进全色+多光谱、高光谱、成像雷达等不同平台多源数据的高精度要素识别、快速提取技术研究。开展高光谱遥感土壤质量参数反演方法与响应机理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监测技术、卫星重力高精度三维结构反演等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推进地表特征、地质、资源、环境、灾害等要素协同快速提取技术研究,支撑自然资源、国土空间等信息快速调查、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
       (三)健全综合遥感调查监测技术与标准
       建立国土资源调查、监测、监管与应急的天、空、地遥感一体化技术体系,发展国土资源遥感多尺度、多目标、多任务调查监测的标准化作业流程与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制定统一时空框架下的国土资源环境遥感调查监测技术规范。

第六章 大力发展土地科技
 
       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土地资源保护水平和保障能力中的引领作用,全面发展调查监测、节约集约、质量提升、整治复垦等技术,加强土地基础研究,支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和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推进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与空间优化开发
       (一)拓展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
       完善土地资源调查监测技术规程和标准,加强土地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全面摸清和实时掌握资源家底。开展土地资源综合调查监测标准化体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关键技术、国土空间全面感知技术、土地数量质量生态监测监管技术研究。发展土地利用智能调查监测技术、新型遥感数据业务化应用技术、不同卫星数据间土地利用变化自动提取技术,开展雷达数据、高光谱数据应用技术研究,研发遥感数据快速校正与融合处理平台。研制土地野外调查与数据采集设备,构建全国土地数量质量生态一体化调查监测网络。
       (二)深化农用地质量调查评价技术
       研究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综合调查评价理论与方法。研发耕地质量指标原位检测技术及装备、耕地质量指标动态监测关键技术及产品,创新耕地质量评价与产能估算方法。研发耕地地力保育和综合生产力提升技术、农用地质量多功能评价与认定技术,构建农用地质量评价的“升级版”技术体系。
       (三)提升国土优化开发理论技术
       开展国土优化开发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攻关,支撑自然资源管理统一管理与空间规划体制改革。研究国土开发格局演变规律与生态效应、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理论与方法,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优化开发技术。
       推进土地有机再生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研究土地生态系统要素、结构与作用机理。研究建设用地再开发、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村镇空废土地综合整治技术。发展海岛海岸带国土开发与保护、低丘缓坡地生态开发、灾毁土地恢复治理技术。开展典型地区国土优化开发与国土综合整治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发建设用地布局优化与规模控制技术。重点发展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资源环境超载等不同类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技术。研究城市群生态红线保护、城镇化空间规划与用地红线管控技术。
       面向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展多尺度国土空间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应、承载状况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开展城镇规模控制、国土空间规划与多规融合理论方法研究。构建国土空间演变与效应评估预警平台,在重点城市群、重要粮食主产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重点区域开展示范应用。

       二、发展土地资源节约集约与耕地保护技术
       (一)发展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技术
       研制节约集约用地控制标准,构建工程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础设施节约集约用地调查评价技术。研发城镇土地利用开发强度预警与管控技术、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土地复合利用技术模式。开展重点城市、重点领域和重要地类的节地技术推广应用,形成节约集约利用技术体系和政策储备。
       开展城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功能优化研究。研究城镇人地关系,建立“集约、绿色、共享”的土地利用管理理论与模式。深化城镇土地价值共享与优化利用、节约集约利用、三维地籍与土地空间立体化开发管理研究。开展城市发展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机制与协同发展理论、重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方法与指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安全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二)创新耕地质量提升理论与技术
       加强耕地质量与生产力提升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开发。研究耕地质量关键要素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及时空变化规律,揭示不同生态区农用地质量演变规律及动态特征。研究各类提升耕地质量措施的理论依据、技术体系与适用范围。建立大数据驱动下的耕地质量变化预测预警系统,研究耕地质量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开发高标准农田管护技术,研究典型区域耕地质量提升技术。研究典型区域耕地利用优化模式及效应评价方法,在东北、黄淮海、西北、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珠三角等区域开展耕地质量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
       (三)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
       加强高标准农田多目标综合评价技术研究。研究符合生产功能与生态需求的水土空间配置技术,发展中低产田整治与生产力提升技术。开展不同类型地区田块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利用、熟土回填工艺流程和方法技术研究,研究补改结合、补充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决策支持系统。开展高标准农田监测与保育工程技术研究,开展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
       (四)拓展土地综合整治与复垦技术
       围绕国土综合整治,重点研究矿城乡一体的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方法、生产矿区资源开采与国土协调整治方法、资源枯竭城市国土综合整治与人居环境改造方法。创新土地综合整治的调查评价、绿色施工、信息监管等技术。制定土地综合整治生态建设技术规范。
       研发损毁土地快速调查评价、生态风险评估、复垦实时监测等关键技术。开展典型脆弱地区土地生态修复与保护技术研究。加强矿区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构建矿山土地复垦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不同矿种开采开发、土地复垦、环境恢复治理技术体系。研发矿区土地复垦利用布局优化决策支持系统。
       推进退化土地治理技术研究。研究不同区域地力退化过程和演变趋势,建立地力退化评估模型。研发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流失、贫瘠化、盐碱化等退化土地综合整治技术。集成土地综合整治的地力提升产业技术,开展应用示范。

       三、加强土地科学与工程基础研究
       (一)强化土地科学与工程理论研究
       加强土地要素、结构、功能、变化机理研究。开展国土空间格局演变规律与环境生态效应研究,深化对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规律的认识。开展典型区域的人文-资源-环境耦合机理研究。研究土地利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理,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尺度上,系统研究碳、氮、硫、磷等地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土地利用活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揭示土地利用系统内部、系统之间元素迁移规律。开展土地生态调查、监测、评价、利用、整治理论和方法研究,指导土地数量质量生态管护。
       (二)加强土壤污染修复理论技术研究
       开展大比例尺重金属污染土地快速调查与监测技术研究。汇聚多种污染土壤调查成果,综合分析重金属污染耕地的污染类型、数量与空间分布,开展污染土地安全利用评价方法和空间优化配置技术研究。
       研发不同利用类型和等级的重金属污染土地治理修复技术。综合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农业生态和植物修复等技术,分区分类型提出适宜水田、旱地和水浇地的重金属污染耕地综合治理修复技术。研究新固废处置场地污染物空间分布与扩散理论,研制稳定、淋洗和防渗等阻控修复材料,研发土壤及地下水混合污染的协同阻控与修复技术。
       开展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土地质量监测、污染治理理论、修复提升技术和标准研究。研究矿区及油田土壤中重金属、选冶药剂、石油污染的扩散阻控原理和风险评估技术,开发稳定、分离、降解修复材料技术及装备,形成污染防控、修复与资源化利用的系统解决方案。

第七章 提升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水平
 
       以解决国土开发、资源利用、生态保护中突出问题为重点,创新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实施智慧国土工程,推进标准化建设,夯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

       一、优化自然资源综合评价与管理
       (一)深化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研究
       按照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要求,开展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研究。重点开展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出让、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代理行使所有权职责的体制、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等研究。系统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到期国有住宅用地续期、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创新研究。加强覆盖所有自然资源的空间管制制度研究,探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账户核算研究。
       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监测、管理等共性技术研究,提高自然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研究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监管信息平台,构建以全天候遥感监测为主的多元监管体系。强化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保护的基础研究,深化自然资源管理的科学认识。开展国土资源法规体系研究。推动自然资源学科建设。
       (二)强化土地资源资产调查核算研究
       开展土地资产内涵和资产核算等基础理论研究。研制土地资产调查核算与监测技术标准体系。进行多尺度土地资产调查核算与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土地资产数据与其他数据的关联和空间融合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土地资产数据组织和应用平台,构建多尺度土地资产动态核算和监测网络,增强多尺度土地资产调查核算与监测预警的技术储备和业务化应用能力。
       (三)拓展矿产资源资产调查核算研究
       开展矿产资源资产内涵和资产核算等基础理论研究。研究矿产资源经济价值核算账户编制方法及参数,建立以矿产储量为基础的价值核算方法模型。开展矿产资源资产动态监测及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建立综合空间数据库,开发数据格式转换、空间信息查询、空间信息分析等地理信息系统(GIS)核心技术。发展以矿产资源市场价格监测、资产权益等为主要内容的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技术,支撑矿产资源资产、负债与权益核算。
       (四)推进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监测研究
       推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多尺度多类型评价、适时预警、趋势预测、政策模拟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动态监测,评价地热资源最大化开发利用的“阀值”。基于“国土资源云”,建立地质环境资源综合调查评价与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多源数据共享机制,提出国土资源开发和保护格局的优化对策。

       二、构建国土资源大数据与智慧国土
       (一)深化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应用
       持续完善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资源体系,构建统一的国土资源数据共享和开放平台。运用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构建决策支持系统、智库信息化工作平台,逐步形成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互联网+”智库运行体系,提升国土资源宏观调控、管理监测、形势分析、政策评估、舆情分析等领域的决策支持能力。建立健全大数据安全体系,加强对国土资源大数据的安全技术防护和管理。拓展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构建大数据应用发展新格局。
       (二)强化国土资源监管平台建设
       充分利用以遥感为代表的“天眼”技术,研究全覆盖、全流程、全要素、全天候的国土资源精准监管技术,开展国家省市县乡五级技术集成示范应用,建立“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天地一体的国土资源监管新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国土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托国土资源云,统一网络、综合分析平台、数据共享,完善土地督察信息成果应用保障机制,实现在线土地督察系统的升级应用。
       (三)发展智慧国土工程关键技术
       强化智慧国土工程技术研究,促进国土资源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服务便利化。研发国土资源物联网技术与装备、国土资源全尺度数据整合与大数据构建技术、国家省市县四级国土数据智能协同与交换技术。研究智慧国土大数据深度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以及智慧国土态势感知、决策支持与预警技术。
       (四)组织智慧地质调查系统研发
       推进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逐步实现地质数据快速采集、实时汇聚、高效分析处理与建模,推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的智能地质调查和服务模式创新,深化地质填图、矿产地质调查、油气地质调查、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等领域的应用。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建立智能化的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地面沉降、水土环境、地质遗迹等调查、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和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对灾害发生趋势的研判和预测,强化实时监测与预警。逐步培育智慧探矿应用新业态。

       三、健全标准化与质量检测技术
       (一)完善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
       加强重要技术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开展国土资源标准体系研究。对现行标准进行全面清理,集中开展滞后老化标准的复审和修订,解决标准老化、缺失、交叉等问题。着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动产登记、地质矿产调查评价、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重要标准修制定工作。用5年时间,制修订标准200项左右,满足国土资源行政审批、执法监督、预算定额、质量监管、社会服务等基本需要。
       强化标准在国土资源业务中的应用。推动标准研制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发挥好标准在推进工作、强化监管、创新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用标准来规范工作行为、维护行业秩序、严格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全国性、行业性重点工作和重点任务的标准研制同步部署,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标准超前研制。
       坚持标准引领,做到标准更新与创新成果和技术进步同步。各类工作、工程和应用研究项目,将研制标准作为考核指标和预期成果;经验收的成熟适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转化为技术标准。鼓励国土资源学会、协会、相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积极参加国土资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研制,并积极研制团体标准。加强标准宣贯和标准化培训。健全标准化管理体制。
       (二)强化国土资源质量检测技术
       加强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建设。制定管理办法,规范土地、地质矿产领域质检中心运行,在土地、地质矿产领域新建一批质检中心,为国土资源依法行政、监督执法、公共服务等提供基础支撑。
       加强质量监督检测技术体系建设。加快制修订一批土地、地质矿产实验测试领域标准规范,规范实验测试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检测工作管理,保障质量检测的可靠性。

第八章 构筑高水平创新平台与基地
 
       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大力推进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基地优化整合,创新运行机制,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增强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实力。

       一、强化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一)推进优势领域建设国家级平台
       大力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积极筹建国土资源领域国家实验室,集聚一流人才,汇聚和研发先进的仪器设备,建设开放、流动、合作、共享的世界一流的综合性资源类协同创新平台,解决资源与能源领域重大科技问题。积极参与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集中深海平台、基地及水合物科学试采工程资源,建强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功能实验室。
       持续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按照强强联合、共建共享的原则,凝聚人才、学科和资源条件优势,突出优势学科方向,力争在大陆动力学、矿产资源、岩溶地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土地科学等领域筹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培育和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国土资源工程技术关键领域,采取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联盟等形式,建设若干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在深海资源勘查、航空地球物理勘查、土地综合监测与利用、耕地保护和土地整治等领域,强化工程技术创新和应用转化,通过发展壮大,加快培育和建设若干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一步建强国家现代地质勘查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加快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地球深部观测与实验系统基础设施筹建,增强对地球系统及深部过程的动态观测能力;建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推动地球深部和微观物质结构的基础研究。
       (二)促进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
       研究制定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激励机制。开展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学数据资源现状调查和开放能力评估,建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清单和开放共享平台,分类制定开放共享目标,大幅提升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科学数据共享水平。

       二、优化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一)建优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完善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制度。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规范验收和运行评估程序,调整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促进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可持续发展。
       聚焦国土资源重大需求,建设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科技创新优势明显、服务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优化重组,建设一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检测中心、科普基地,充分发挥其科技创新与支撑服务作用。加强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探索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持续支持机制。
       (二)建强部级科学普及基地
       推动科普资源共享。统筹规划,建好建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新建50个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总规模达到200个。强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知识普及传播,加强资源国情国策宣传,增强公众资源忧患意识,引导公众理解、支持和参与保护和节约国土资源。
       扩展传播渠道和形式。组织编写出版科普图书和音像制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面向青少年、大学生、社会公众以及国土资源管理干部等群体,规范和强化科普活动,做精重大主题科普活动。
       建立科普开放日制度。充分借助世界地球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和全国土地日等平台,发挥协会、学会的能动性,创新形式,开展系列重大主题科普活动。
       加大科普培训力度。加强与科技、教育、科协等部门的合作,支持探索地质博物馆与中小学的合作机制,鼓励利用各类地质遗迹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升青少年对地球科学的兴趣,支撑未来培养高端创新人才。

       三、深化国际合作平台与基地建设
       (一)加强国土资源国际科技合作
       深入开展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基础地质调查、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数字国土与智慧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及海洋地质调查关键技术方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吸收国外最新技术装备,加大我国先进技术方法的对外输出力度,不断提升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技术的综合化、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平。
       加强土地资源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开展国土空间开发、国土综合整治、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加强不动产登记、地籍管理、土地信息化等领域方法技术对外交流互鉴,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耕地保护、土地整治、土壤污染防治等领域科学技术与标准规范的合作研究,促进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加强矿产勘查开发科技创新合作。加强深部找矿、复杂矿床勘查、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高精度探测等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的国际合作,推进矿产勘查开发、储量评估、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技术标准、规范的国际合作,强化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建设、矿山环境保护等领域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矿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加强重大前沿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积极推动地壳探测、大陆形成演化与地球动力学、极地与行星地质、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等前沿和基础领域国际科技联合研发,推动关键理论、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积极组织实施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领域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抢占国际科技前沿制高点。
       (二)推进国际合作平台基地建设
       积极支持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秘书处运行,推进中国国际地球科学计划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建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建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适时发起亚洲地质研究中心、中国东盟地学研究中心。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地学合作平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做好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工作。
       大力推进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实施与合作。继续参与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等国际重大地学计划,牵头主导一批地学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发起和组织实施“化学地球”、全球岩溶碳循环监测、青藏高原、深地探测、地灾预警、国际地下水监测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推动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实施,引领国际重大科技合作。

第九章 加快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加快培育集聚创新型人才队伍放在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以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完善人才制度,鼓励和支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一、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一)着力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国家各类科技人才计划的推荐和培养,努力提高两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人才计划的入选率,国家人才计划入选人数20个以上。大力实施国土资源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对入选人员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野外调查和重大工程一线科技骨干的培养和条件保障,使他们热心野外调查、热心一线工程,潜心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逐步成长为国土资源领域科学大师和工程技术大师。
       着力用好领军人才。在专业技术岗位遴选等方面可以破格聘用,支持其优先申报国家重大、重点科技项目,逐步推广以项目负责人制为核心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依法赋予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对科研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由所在单位落实保障措施和条件,公开选拔聘用。
       (二)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推进优势学科群建设。以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土地科技等重大科技战略为重点,大力建设大陆地质与地球动力学、成矿作用和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与表层动力学、地壳变形与地质灾害动力学、应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探测、海洋地质、海底矿产、土地综合监测与利用、土地工程技术与耕地质量等一批优势学科群。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育50个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高水平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鼓励项目依托单位给予重大、重点科技项目负责人岗位高聘待遇。重大、重点项目创新团队可自主聘用科研辅助人员,协助处理行政性事务。对正在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创新团队负责人以及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员,经批准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不占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指标,充分发挥资深优秀科技专家的作用。
       (三)加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发现和培养力度
       大胆启用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土资源重点领域,自主培养造就和引进急需科技领军人才、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200名。建设科研团队过程中,要加强吸收40岁以下骨干青年科技人员。在专业技术岗位遴选上,对特别优秀的青年科技人员,可按国家有关规定越级竞聘。鼓励和支持李四光学者、黄汲清学者等各类人才计划。
       加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制定激励政策,支持青年科技人员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研项目。在国家奖励、国土资源奖励推荐等方面,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奖励力度,使一批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中的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在职称评定、出国研修培训计划中,对优秀青年科技人员予以优先支持。

       二、完善人才流动与激励制度
       (一)鼓励科技创新人才竞争流动
       鼓励创新人才在创业中流动。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带着项目和科研成果到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3年内保留岗位、职级等基本待遇不变。优先支持到与企业共建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单位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促进人才流动。
       促进创新人才在竞争中流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创新急需,扩大选人用人视野;研究制定办法,公开招聘负责人和科研骨干。鼓励事业单位依托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通过科技合作、互派人员任职交流和客座研究等方式,促进跨室、跨单位和跨地域流动,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
       (二)完善创新人才评价激励制度
       建立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人才评价制度。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精神,坚持德才兼备,注重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发挥专业组织、市场、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方式,基础研究人才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突出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
       用足用好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入选国家和部各类人才计划的领军人才,在落实国家待遇政策基础上,在岗位聘用、配套经费、科研条件改善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落实科研经费管理新政策,管好用好项目资金,充分发挥绩效支出的激励作用。
       加大力度奖励科研团队和创新人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人才称号和科技奖励的科技人员和团队给予奖励;鼓励事业单位与社会力量合作,奖励取得突出创新业绩的科技人员和团队。
       (三)加大国际人才合作交流力度
       围绕重点和关键领域,积极寻找引进国际知名专家开展合作。建立完善国际科技人才合作机制,完善对引进外籍首席科学家、开放实验室研究人员等国外专家的服务水平。积极支持我国科学家到国际组织任职,鼓励科技人员和专家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和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科技人才。

第十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制度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实施考核,加大科技投入,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

       一、加强科技创新组织领导
       建立科技咨询委员会和科技领导小组议事制度。定期召开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总结科技创新实施成效,推出重大科技成果,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部署新时期重大科技创新任务。
       遵循科研工作规律,推进科学决策。涉及国土资源科技发展规划、政策、任务、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学普及和标准化等工作,要广泛听取专家和社会各方面意见。
       各单位要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健全管理机构,完善支持政策,落实保障条件,做到发展有规划、创新有队伍、成果转化显著,有效支撑和服务国土资源工作。

       二、建立规划评估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科技规划和计划检查评估制度。定期评估本规划的执行情况,作为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直属单位科技工作考核的依据。加强年度科技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单位每年向国土资源部提交上年度科技计划执行情况和重大科技进展。
       强化科技规划指导作用,健全规划体系。科技发展规划是针对国土资源事业近期需求以及长远发展需要的统筹谋划和战略部署。各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部直属单位,应根据地方和单位特点,制定本省、本单位的五年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或规划,做好重点科技任务的落实,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建立国土资源科技统计制度。加强国土资源系统科技统计调查工作,健全国土资源科技统计信息采集和应用分析系统,加强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年报编制。

       三、支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
       制定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管理的实施细则。重点保障执行国家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团队、科研人员出访,支持其更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科研单位要强化服务大局意识,为科研人员出国开展科学研究、学术访问、出席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以及执行国际学术组织履职任务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

       四、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
       建立科研诚信机制。科研人员要按照“志存高远、德才并重”的要求,弘扬热爱祖国、追求真理、脚踏实地、勇于探索的精神,自觉摒弃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学风。通过项目公示、信息公开等方式规范科研行为,净化科研风气。
       营造尊重创新氛围。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鼓励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讨论和争鸣,发表新观点、新学说。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以学术民主维护创新热情。
       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大力弘扬科学思想、方法,加强科学传播,宣传普及重大科技成果,提升国土资源社会认知度。加大对科技人才先进事迹的宣传,营造科技人员备受尊重的社会环境;加大科技表彰力度,树立突出先进典型,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献身科技创新,服务国土资源事业。

       五、探索多元投入机制
       拓宽科技创新工作多元化投入渠道。要着力争取国家科研项目、国际组织项目以及地方、社会和企业项目,促进国土资源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创新;在实施国土资源有关工程项目时,要同步安排解决该工程的技术难题、标准研制和平台建设。要加强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使用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确保经费用得安全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积极争取设立科技创新工作专项经费,切实加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标准研制、科普宣传等工作,大力推进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不断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和模式,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上一篇: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下一篇:广告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